十四封信

Fourteen Letters


北京来信|周姜杉



艺术空间  关键词


Beijing Calling|Zhou Jiangshan



art space  keywords




关于:

周姜杉,屏幕间 SCREENROOM 创办人,PPPP 新媒体艺术空间联合创办人。周姜杉的创作涉及网络社群、媒介环境和叙事,通过符号对特定场景的建构讨论媒介环境对人的感知、理解和感情的影响,以及知识生产的形成和演变。周姜杉 2022 联合发起奥地利中国数字加密艺术节,2018年担任NOVA交互新媒体艺术大奖复审评委;周姜杉的作品在国际范围展出,包括伦敦V&A、鹿特丹V2不稳定媒体、巴黎LE CUBE、香港艺术中心、北京CAFA美术馆。周姜杉拥有英国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及伦敦大学金匠学院的硕士学位。



About:

Cedar Zhou is an artist, founder of SCREENROOM, co-founder of PPPP new media art space. The work of Ceda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ividual and group in a real-time  system, creating tools and participating environment for people to express their ideas toward particular topic under different soc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influences.


艺术家及屏幕间SCREENROOM创办人周姜杉以屏幕间自2016年创建以来的代表性案例、艺术家,从艺术引擎、社区链接、交易平台三个方面,分享了在创立和运营屏幕间过程中对于如何参与中国数字社群文化的思辨和回应。并讨论数字内容终将成为脱离物质成为其自身标的物发展历程以及中国数字原生艺术的独特面貌。


庆祝屏幕时代的创造力



“随着网络基础设施、区块链和人工智能,还有web3.0的逐渐完善,我们如何在虚拟世界建立一个更加公平的环境?对当下而言,不仅需要艺术家们或各行各业的人一起创造引擎,也是让大家参与进来的重要时间节点,并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我的创作和研究方向往往从媒介开始,我是赫伯特·马歇尔·麦克卢汉媒介及信息理论的忠实信徒。当我们选择一个语言或媒介表达时,媒介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内容。今天人们在互联网世界里创造各种各样的应用,有娱乐、消费、工作和社交,把物理空间的现场移植到虚拟空间中。作为一个创作者,我一直尝试近距离地观察和介入这个过程,并探讨作为公众,作为生活现场大多数的我们如何加入到这个进程中。

一份大约2016年的调查报道提到,当时平均每个美国人每天会花10个小时使用屏幕,而今天中国人的屏幕使用时间并不比这少。屏幕就是这样一种存在,滑动手机屏幕完成点赞、分享和评论,成为了人们每天使用最多的一种语言和交互方式。而我感兴趣如何把它们变成材料和语言运用到创作中,通过创建交互式的对话场景,与参与者在现实世界或者虚拟空间中发生关联。

2016-17年间,在经历了一段长时间的创作实践后,我发现可以用之前创作中所积累的经验做点什么。于是萌生了对屏幕时代的艺术说点什么的想法,屏幕间就是其中产物。创作和运营屏幕间的五年,我有幸见证了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和转变,以及数字内容如何能够被变成一种独立的标的,在网络上自由流通的可能。这些也在某种角度上印证了屏幕间在成立之初的预判。

Instagram诞生于2010年,允许用户通过拍摄现实的风光、景象、人物等事物后加上滤镜的方式发布,将现实世界转换进网络。经历10多年的演变,互联网出现了大量和现实世界关联相对模糊的内容,例如三维渲染、UI界面、MEME、GIF、弹幕、生成艺术、人工智能、坏图像等。这些图像广泛流通在我们的社交媒体和虚拟世界中,并成为数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们却并没有很好地认识到它的价值。既然我们花费那么多时间在互联网上,有那么多创造力和精力与这些图像发生关系,我们就更需要找到一种属于数字时代的价值认定、流通与消费方式。在2016-17年,我有了一个明确的想法,即数字内容将会脱离现实,自己成为物理世界的一种标的物,进行流通。那么数据内容的价值到底在哪里?数字内容的特点是可复制性,传播是其价值的体现。它与创作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决定了最终价值。用今天的话说,这是一种共识。在同一时间,屏幕间基于对屏幕的理解、以及当时中国的互联网环境,针对屏幕数字内容的课题,开始创造一系列的小型项目,并讨论如何在纯粹屏幕的世界里创造一个观看艺术的语境。



屏幕项目

屏幕间的第一个项目《共享展览-粉末时间》诞生于2017年,讨论的是图像和短视频的价值问题。Instagram在很长一段时间限制视频发布时长最长10秒。《粉末时间》针对的就是社交媒体上的大量图片以及短视频所带来的作品性问题,并以共享展览的名义和概念去调动参与者。首先,我们创建了一份说明书,让大家通过执行和表演的形式去创造观看影像和数字艺术的语境。很多艺术家会把作品发布在网上,但人们在浏览时却不认为那是作品。于是我们专门做了一个太空箱,里面有一个定制的电视机,电视能够播放屏幕间邀请的7位艺术家的作品,这些作品就是我们平时在手机上可能看到的,10至20秒的短视频。太空箱和屏幕构成了这个 “共享展览”,如果有人希望共享家里的空间,或在私有空间里举办展览,可以私信屏幕间的公众号,然后我们会把太空箱快递到他家里。我们将快递的过程叫做“展览物流”。而这个人在家里打开太空箱,把电视屏幕放在家中某个位置的过程叫做“布展”。太空箱里有一份说明书用于指导布置,还有一袋给“主办方”的薯片,他可以邀请朋友来看展,用手机拍照,使用我们设定的格式发布在社交媒体上,这是“媒体传播”。整个流程变成了一套完整的参与性说明,最后通过我们的公众号发布。这个项目有幸征集到了很多参与者,有人在周五下班后的办公室里邀请同事观看屏幕展览,有艺术届人士在自己的画廊里布置这个展览,也有人在自己家,在朋友的酒吧里。大家不约而同地围绕着屏幕展览,发生一场聚会,围绕它讨论。共享展览项目也印证了一种可能,即通过这样的语境建设和参与说明的步骤,让大家重新认识到这些屏幕内容的价值。

我们在深圳海上世界博物馆的多余空间做了另一版本的屏幕展览《面朝大海》,并完善了线下屏幕展览的互动体验。大家可以通过扫码对作品进行点播,发布弹幕评价,尝试在公共屏幕上创造展览观看语境。这个项目后我们在摩登天空的项目空间实施了《共享展览二》。展览设定7个屏幕,我们创作了一个远程发布工具,邀请艺术家认领并通过该工具策划屏幕上展示的内容。现场观众既可以通过屏幕与艺术家和其他观众发生交互,也可以扫码对作品进行弹幕式讨论,以及通过数字收藏在离开空间后继续加入讨论。这个行为有点像打卡,在现场可以收藏作品的数字版本,离开展览后仍然可以继续通过发布社交媒体告诉朋友“我参加了这个展览,收藏了这件作品”。到2018年底,伴随我们对互动程序的理解和开发的逐渐成型,屏幕间开始能够面向更多人,并且变成了一个互动工具。接着推出的H5应用,允许任何一个人通过屏幕间公众号,运用他平时常用的数字媒介,不管是电脑或手机,甚至直接拍照所创造出的数据内容,设置其价格和版本,然后生成一个链接在朋友圈展示销售。发布人就是创作者,是这个项目的艺术家,而卖家就是这件作品的收藏者。大家会发现这些作品可以飞快地凝聚认可它的人,而收藏作品的人则可以获得一个证书,也可以将它转让给其他人。

艺术家程然,一个猫咪爱好者。他在自己的工作室收养了很多猫,平时也会P一些猫的图片发在社群里传播。在设置了价格和版本后,这些图片迅速地得到了许多认可,并被收藏。艺术家杨俊岭在他家窗户外拍摄了一张照片,不停地放大、拼接,用手机自带的APP拼成了一个图像,然后生成一件数据作品。瑞典的画廊主Rasmus发布了一系列自拍,并在留言里面说“我想赚中国人的钱。中国人有13亿人,所以我发布了一张13亿个版本的自拍,每个版本一块钱。”虽然这件作品不会真的能卖13亿份,但他通过他的版本数量开始对数字内容的价值提问。

一位长期居住在德国的艺术家程昱峥,他的项目是邀请大家通过收藏他在屏幕间发布的作品版本,给工作室墙上的斑点命名。墙上的斑点就像在给我们宇宙的星星命名一样。

很多人在过节时会使用手机创作贺卡并发给朋友。2018年中秋节,屏幕间的用户主动地将当时创作的节日祝福变成一件作品,在分享祝福的同时也获得了对方的认可。其中一件作品《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发布时有人大量囤积,希望把它买断货,再加价卖给其他人。当时整个社群非常踊跃,于是我们迅速地做了“月亮收藏榜”,把销售最多、流量最高、最受欢迎的作品排列出来。当你看到某一个艺术家的作品时,可以点击头像去了解他之前的创作和收藏,并以此建立起对他的理解。大家可以通过一个熟人关系、一个内容、以及收藏了这个内容的人,来了解一个人。这样一种和一个人建立关联的方式,和今天我们的所讨论的虚拟身份的话题也非常相关。

屏幕间的小程序在2018年7- 8月正式发布使用后,迅速凝聚了大量创作者和收藏者。2019年春节,我们发起了《朋友圈艺博会》项目,把所有在屏幕间发布的作品集结并呈现出来。这个项目一方面是对线下艺博会的形式进行提问,另一方面也是一个关于纯粹数字内容的艺术博览会形态的想像。我们以A to Z的方式创造了展位区,邀请一些策划人挑选部分作品进行梳理,完成策展区。同时在线上公众号、直播间邀请大家一起对作品进行讨论,或在群里通过共同阅读作品链接,想象成一个线上的导览。通过完成与媒体传播展览类似的工作,实现了一场线上博览,一个线上艺术节。项目也受到了一些媒体的关注,青年文化媒体《VICE》邀请屏幕间进行新年策划合作,发起了“大年初三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当一天艺术家并把自己的作品卖出去”的项目。我们做了一个手机摄影教程,邀请大家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在闲暇的春节期间创作一件数字作品,然后通过屏幕间进行数字认证,完成可能对很多人来说人生中的首次作品销售。《朋友圈艺博会》在短短3-4个月的时间就达到了4-5万人的参与量。当时销量最高的创作者达到了5000多元的作品销售额。作品收藏数量最多的一个藏家收藏了460件作品。在2017-18年间,中国当代艺术圈关于数字内容和收藏的讨论并不常见。屏幕间也非常荣幸能够被很多线上和线下的机构邀请参与策划一些关于数据作品和社群关联的艺术项目,包括在线下空间做数学展览。目前,我们一共合作超过100个空间和媒体。通过公众号发起征集、工作坊,或邀请艺术家通过特定主题策划展览,在一些公共空间、艺术博览会,甚至以快闪的方式出现在商场之类的公共场所里。



屏幕间典型创作者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独立互联网用户群,也有第二多的互联网独角兽企业,它们生产了非常蓬勃的数字应用的创作者和文化。屏幕间的初衷是庆祝和发现中国的数字文化的价值及其创作者。我想介绍一些屏幕间的典型创作者,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的艺术家王立臣。他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几乎每天都会使用屏幕间发布作品。和很多美院学生一样,王立臣毕业后在一个大型工作室进行创作,渐渐地因为搬迁、城市改造等问题让工作室难以维系。于是他开始将创作集中在手机上,每天游走于各种社交媒体,发现有趣的内容就直接用手机截屏。苹果手机截屏时会发出“咔嚓”的声音,同时也是在虚拟世界照了一张相的隐喻。王立臣在这张照片上涂鸦,把自己的情感和理解记录下来,回应每天看到的各种内容,就像是在虚拟世界中旅游一样。

另一件我喜欢的作品,叫做《我的成功可以复制》,由一位年轻艺术家李喷泉创作。作品内容就是艺术家打开手机记事本功能,并开始复制“成功”二字,以此回应很多网络上传播关于企业家成功学的梗——“我的成功可以复制”。他用非常简单的手机UI的操作模式回应了当时社会的一些话题。

刘毅先生是上海的公共艺术家,2020年法国巴黎圣母院着火了。他在着火的那一天找到了一部关于巴黎圣母院的电影《卡西莫多和阿斯米兰达的眼泪》,在电影画面截图画上眼泪,做成了一件作品,每个版本售价1元钱。刘毅宣称作品的所有销售金额将会累积起来,并在巴黎圣母院着火一周年时把钱捐给法国领事馆,以此表达中国人民对法国文化的喜爱,以及法国文化对中法两国人民的影响。当时有161位收藏者参与,一共售出161块钱。我们当时联系了法国领事馆,并把这件作品输出成一个实物版本,由艺术家签上名,附上所有收藏者的名字,赠予了法国驻武汉领事馆。这些作品都是艺术家们使用屏幕间这个平台去表达想法以及和生活发生关联的案例。

一位生活在内蒙古的学生spiiiiiike,当时16岁。他说在自己生活的小镇里没有见过所谓的当代艺术,但是他非常喜欢这种后网络的图像。于是经常通过手机制图工作把网络上找到的图片进行重复处理和拼贴绘制,创造出一种后网络的图像语言。我在他的身上看到年轻一代,虽然在地缘关系上可能非常远离今天的当代艺术和图像的现场,但是仍然可以借助生活在网络上,创造出和全世界同一节奏的网络的图像。这也是今天这一代对于图像和网络理解的表现。

还有一位上海的设计师郭方舟,连续100天每天在屏幕间创作一件作品。



屏幕间的线下尝试

2018年,成都100公里空间正在做一个关于艺术家种植蘑菇的驻地项目,通过屏幕间发行数字蘑菇的虚拟版本,并给予收藏者能够参与到线下与艺术家共同享用蘑菇餐的权利。这也是今天我们看到区块链上数字通证的一个早期原型,在当时区块链NFT并不被大家所认知时,艺术家自主地使用屏幕间去实施关于数字通证的尝试。

一位北京的艺术工作者,也是屏幕间的好伙伴,郭成。他曾在读书时有幸得到老师的推荐去德国游学,这段开阔视野的经历对他日后的艺术生涯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他通过屏幕间发起了一个众筹,以每个版本50元的方式,共筹集2000元,用以邀请一位当时在德国所读专业的应届生,到北京进行艺术访学,并希望这段旅程能够为一个艺术学生带来价值。北京艺术家叶甫纳,过屏幕间发售她的一个长期艺术项目《指甲计划》的会员卡。

2019年,屏幕间发起了《朋友圈摄影大奖》,缘起和Photo Shanghai艺术博览会的合作。我们都知道在传统、经典的摄影艺术博览会中,大家关注更多的是经典摄影,如出现在摄影博物馆、画廊中的传统意义上好的,摄影大师的作品。环顾今天和普通人最直接发生关系的图像,其实是手机拍出的照片。三年前我看到一份调查,提到手机的摄像头组成了今天图像创造的95%以上,而社交媒体是传播这些图像最重要的渠道。在这个项目中,我们希望创造一个项目来关注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拍摄工具和流通量最大的一个展示平台。于是,屏幕间邀请了7位活跃在互联网的影像KOL,包括媒体和艺术空间创办人,以自身属性来命名奖项。在这里,图像不是最重要的,社群与评委认可才是。比如有的评选标准是要先关注评委的公众号,摄影师神思远先生为了回应社交网络的无厘头而为奖项取名叫毛线奖。在网络上一个图像被认可,很大原因的是对创作者的概念、价值和叙事手法,以及持续输出的创作的理解。参与者选择投稿哪个评奖,更多是对评委本身的理解和认可,并希望通过评选与之发生关联。也是这样一个契机,可以让大部分参与的素人创作者,有一个很好的机会和当代艺术发生联系。在发起《朋友圈摄影大奖》第二年时,我们收到了一些私信说,有很多参与者因为喜欢艺术,通过摄影创作在虚拟世界获得了认可,并在后续的发展中转向了摄影。我发现这个项目,可以让原本和艺术没有关系的人,因此走上了艺术的道路,并能够运用艺术方式表达自己。

2021年的摄影大奖,非常有趣的是,我们选择了长沙谢子龙影像馆的保安作为其中一个评委。谢子龙影像馆是一个网红打卡点,许多人一到美术馆门口就开始拍照发到社交媒体,也会邀请美术馆的保安为他们拍照,结果保安拍的照片火了,保安转身变成一个美术馆的网络KOL。我们邀请他作为评委,以此认可在经典意义之外的摄影行为。这个项目也参与了当年的集美阿尔勒摄影节,所有提名作品都被带到了展览现场,每个屏幕单独作为一个小型个展的方式进行展示。

我们也有幸将屏幕间的作品带到2019年的广州户外艺术节。在接到艺术节的委约后,屏幕间发起了《20×20》项目,邀请4个艺术家每人创造20件作品,每件作品播放停留20秒钟,回应当时社交媒体对于短视频发布的最长时间限制。当时恰好是2019到2020跨年期间,在这样一个时间点,我们将这些基于网络的创造搬到一个线下空间,在公益艺术节项目中和线下社群发生关系。

另外一个和线下社群发生关系的案例是在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人们不再能够自由出行。我们的北京工作室也一度被封控管理,大家十分恐惧,疫情是否会重演当年SARS。于是我们在那一年的植树节发起了《如何在屏幕上种树》的项目。参与者可以在网络上游走,遇到熟悉或有灵感的地方,以截图的方式截取画面,通过P图把一棵树“种”在虚拟空间里。项目很受欢迎,一共征集到上千件作品。项目也有幸参与到北京时代美术馆发起的一个关于疫情的展览里,并在线下展出了参与者的创造力。后来继续发展,参与到杭州天目里一个关于艺术家种树的项目中。我们通过在树上“种”屏幕的方式,把所有《如何在屏幕上种树》的作品带到了树上,并邀请了天目里社群的成员共同参与。虚拟世界种的树通过屏幕又搬到了现实的树上。


探路元宇宙

随着2021年NFT的兴起,美国艺术家迈克·温克尔曼( Beeple)的数字作品通过了区块链NFT认证,在佳士得拍卖了一个很高的价钱。大家突然发现原来纯粹的数字内容可以变成如此高价值的存在,而不依赖任何物件的转换。屏幕间也在同年开始从事NFT方面的探索。我们从社群中邀请了一些数字创作者,参加上海的全球人工智能大会机器人比赛,把数字图像放在与科技、政策,还有企业发生关联的公共语境中。随着数字一代成为现今社会的生产与经济主力,当他们开始接触艺术时,数字内容会变成数字一代更加亲近的形式,被带到公共空间里面审视。

艺术家林科与屏幕间合作了一件互动NFT作品。作品灵感来源于林科2012开始的《星际旅行》系列创作。他用鼠标绘制了100件飞船视频作品,并生成100个独立的NFT作为登船凭证。参与者收藏其中一个版本后,艺术家便会邀请他“上船”。该参与者的微信头像,将会根据收藏者收藏的作品版本所对应的仓位出现在屏幕间开发更新的实时运动和元宇宙飞船上,与飞船一起探索宇宙深处。这个项目非常受欢迎,驾驶舱、头等舱的位置很快就售罄了。很有趣的是,所有登船者都会被邀请加入项目社群。大家在社群中分享关于作品、太空的相关知识和理解。巧合的是其中一位收藏驾驶舱的藏家,也是一位现实世界中的飞行员,他会在群里用舰长的口吻对大家播报飞船的飞行状况和前往的目的地。整个社群就像是一个剧本杀。

屏幕间持续和不同的艺术家合作开发互动式的NFT项目,包括与不同机构合作数字藏品,例如百度、腾讯和HTC VIVE Arts(以下简称VIVE Arts)。我们也成立了一个基于香港的数字艺术平台SCREEN.ART,来帮助一些国内的艺术家,让他们的作品能够在更加广泛的语境下进行展示。因为国内数字内容的流通有别于海外形式,比如说关于防止炒作等一些政策因素,所以我们就把它从国内的艺术环境分离开了。

关于邀请艺术家一起共建元宇宙空间的尝试,最近的一个项目是基于屏幕间、香港的NFT艺术平台SCREEN.ART以及VIVE Arts的合作。VIVE Arts可能是META之后全球最第二大的VR头衔设备商,很早就all in(专注研发)VR。他们有非常坚实的技术和生态积累,在虚拟空间还有虚拟定价技术的积累,伴随着越来越多NFT和区块链元宇宙这些概念相关的企业出现,他们就非常理所应当地进入到这样一个语境里。基于VIVE Arts的英国NFT交易平台,我们发起了中国青年艺术家NFT展览和拍卖项目《世界:化身》。背后很重要的一点,目前很多NFT平台和加密艺术,大部分还是欧美的,尤其是北美的加密文化的视觉语言、生成艺术Generative art、MEME迷音文化等。中国拥有自己的网络结构和艺术、文化现场,很多数字艺术家既了解国际的数字艺术发展,又了解中国互联网文化之间的关联,他们的作品是非常有价值的。伴随着网络的演进,他们的价值将会在未来得到更多认可。

由于人们的屏幕时间越来越长,我们的生活现场已经很大程度地迁移到了屏幕世界里面。人们在屏幕世界里消费娱乐和创造,但数字文化其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认可,我相信这个过程将会继续演进。随着网络基础设施、区块链和人工智能,还有web3.0的逐渐完善,我们如何在虚拟世界建立一个更加公平的环境?对当下而言,需要艺术家们或各行各业的人一起创造引擎,也是让大家参与进来的重要时间节点,并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屏幕作为一个媒介,不仅仅是把我们的现实世界翻译进去,还开始有了自己的语言。当这个语言在某种程度上足够强大的时候,就有可能会影响到我们的现实世界。

像大家熟悉的NFT项目“无聊猿”,其实是出现在网络上的一个虚拟图像。由于在网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家又把这个图像变成IP回到线下。用这个IP去生产各种潮流的产品,包括开餐馆,线下俱乐部等等。线上的文化和语言,开始反哺线下的实体生活,最后实现了交融和相互影响。在这个过程当中,数字内容一直在找寻自己的展示流通和消费方式。我不敢确认今天的NFT是区块链的终极解决方案,但是它却指向了这样一种可能性,而且它将继续前行。这都是需要各行各业的所有人加入进来讨论的。

当然我也认为,只要人类还拥有身体,我们就不可能抛弃现实世界。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们仍然会用我们的现实、身体去丈量世界,包括物与人之间的关系。但只要数字文化、数字技术不停发展,数字内容的价值将会逐渐增大,甚至可能有一天会超越很多现实标的。NFT其实已经预示了从物理世界到虚拟世界的演变过程中,如何建立自己的身份,建立我们的社群,如何重新看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关于数字化身的话题。

可以通过扫描公众号二维码,观看屏幕间曾经做过的项目,也可以使用屏幕间去发布你的数字作品,然后邀请你的朋友收藏,当然也可以仅仅是观看,以一个作品的角度去讨论数字艺术的创造。